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/ 综合新闻

辽宁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

【信息来源:  信息时间:2023-07-24  阅读次数:】 【我要打印】 【关闭

辽宁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

 

自今年4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以来,全省公安机关运用多种管网治网手段,全网、全时段开展“拉网式”“地毯式”网络谣言信息巡查工作,深入开展核实清理整治工作。其间,共排查清理网络谣言信息3336条,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账号271个;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47起,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766人。经过集中整治,网络传播秩序进一步规范,网络环境更加清朗有序。

20230724100037033410.jpg

7月21日,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成效情况。

当前,互联网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,然而,网络谣言却成为互联网生态建设发展中极为不和谐的杂音,尤其是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,网络谣言夹杂其中,严重扰乱网络秩序。在专项行动期间,全省公安机关坚持依法打击和综合治理相结合,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,全力推动专项工作向纵深发展。

专项行动中,全省公安机关还集中开展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,督促互联网企业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,对谣言信息主动巡查、主动清理、主动上报。与省内互联网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376份,整治违规企业101家次,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16份,关停网站12家。经过专项行动的集中整治,网络传播秩序进一步规范,网络环境更加清朗有序。

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政委胡欣表示,全省公安机关将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,持续优化治理举措、加大整治力度、提高工作成效,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:

一是更加注重网民关切。以专项行动为契机,集中力量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,多种举措引导广大网民保持理性思考,提高防范意识,积极抵制网络谣言,做到严厉打击和引导规范并重,乱象治理与权益保护并举。

二是更加注重链条化打击。进一步发挥“打准、打狠、打透”工作理念,对网络谣言“生态链”“供应链”实行打击治理,完善信息处置、案件查处、平台监管、宣传曝光等全环节工作机制。推出全链条、体系化治理措施,针对各类问题,一抓到底、标本兼治。

三是更加注重依法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。深挖恶意编造、传播网络谣言的组织者、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,借热点事件造谣引流、非法牟利的“网络水军”团伙,依法整治网络谣言问题突出的互联网企业,清理关停违法违规网络账号,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。

为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,发布会还就当前网络谣言的基本定义、传播特点、社会危害以及如何辨别网络谣言进行解读,并向广大网民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倡议:

第一,网络谣言是指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境内外网站、社交平台等网络介质,传播没有事实依据,且带有攻击性、目的性的不实信息。网络谣言主要分为网络灾害谣言、网络恐怖谣言、网络犯罪谣言、网络食品及安全谣言等类别。

第二,网络谣言具有夸大其词、断章取义、歪曲事实、移花接木等特点,内容真伪难辨、蛊惑性强,更易博取关注、加速传播。网络谣言混淆视听、误导公众、制造恐慌,不仅污染网络空间生态,还危害社会公共秩序。

第三,如何辨别网络谣言,可以从文章发布的权威性、内容观点的客观性、浏览页面的健康性等几个角度判断。一要查看消息来源是否可靠;二要关注官方渠道了解真相避免误导;三要分辨浏览的图片或视频是否属于伪造或是被篡改;四要警惕情绪被操纵;五要慎重转发和分享。

请广大网民牢记: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!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自觉规范网上言行,做到“不信谣、不传谣、不造谣”;也请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义务,规范内容生产、发布、传播各环节管理,严格落实信息内容主体责任,及时处置网络谣言等违法信息,共同构建文明有序的清朗网络空间。


责任编辑:

附件下载: